请输入关键字
前言
清代宫廷中,由自然盆景衍生而成的工艺盆景,成为帝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陈设和把玩珍品。颐和园所藏工艺盆景,以清代晚期为主,主要来源于清宫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专做、地方进贡、王公大臣进献等。此类盆景以金银、玉石、牙角、珍珠、珊瑚等各种珍稀材质仿照自然景观编串、堆砌而成,底盆多用珐琅、木材或金属,造型各异、布局巧妙、形态逼真。所选图案和主题多为“一统万年”、“八仙过海”、“仙人祝寿”等,寓意富贵吉祥、万寿无疆、江山永存,深受皇家及王公大臣珍爱。一般多置于殿堂家具之上,以衬托宫廷生活环境的富丽堂皇。
清代工艺盆景兴盛的原因
选料精良、罗列珍宝,是皇家权力与财富的象征。
集观赏性、艺术性于一体,既是工艺品,又可作为日常陈设。
清朝的统治者大都信佛,工艺盆景所用宝物原为佛祖的供养物,摆放此类盆景,多少带有“借花献佛”的意味。
工艺盆景中的花果草木一年四季永远鲜艳欲滴、灿烂夺目,摆脱了自然盆景的限制。
工艺盆景的图案和主题均蕴含吉祥寓意,宫内庆典时添置此类盆景,可增加喜庆祥和气氛。
清宫绘画中的盆景
工艺盆景是清宫佳节庆典不可缺少的贡品,清朝的画作中也能看到当时进献的场面:岁末隆冬,文武百官和宾客使节齐集太和门外朝觐乾隆皇帝,其中有两人抬着一块太湖石,另两人各持一件盆景进献。